









甚麼米適合小朋友食用?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asian-boy-eating-bowl-rice-chopsticks-262921256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top-view-closeup-macro-various-type-1735221830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set-quinoa-red-white-brown-on-1285307890
恢復全日面授 自攜飯盒有甚麼要注意?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asian-mother-get-her-daughter-ready-424784035
有很好多家長也有些擔心究竟自行攜帶的飯盒,是否足夠精美,又有足夠營養,令小朋友打開的時候,就會很想吃光整個飯盒。家長也很喜歡在小朋友放學後檢查,查看他們的飯盒是否完全吃光。第一證明自己的心思,究竟會否得到小朋友的欣賞,第二也很想小朋友有營養一點。但是帶甚麼飯盒,他們一打開時就會「嘩!很開心呀,我很喜歡吃的!」
首先,我們慣常要小朋友養成一個是沒有揀擇的情況。如果他們整天也可以選擇,他就會覺得這次不喜歡吃,媽媽明天就會做一些我喜歡吃的,便會特意地不吃這個飯盒,從而威迫媽媽做第二個他喜歡吃的飯盒,慢慢地他就有偏吃的習慣。
我自己也有兩個女兒,也是就讀小學的。我們的習慣就是星期一至六,她是沒有選擇。媽媽說吃甚麼,她就要吃甚麼,她知道不能選擇時她也一定要吃,如果不是的話就空著肚子。於是她就甚少向我投訴那些東西不吃,星期日就可以給一餐,她可以有選擇去A餐廳或者B餐廳吃飯,或者獎勵她吃一些小吃。那她就會覺得,這星期真是乖巧又聽從。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saving-money-take-lunch-box-fried-600983669
究竟怎樣可以令她感興趣一點?第一,如果是一些炒飯或者炒粉麵,他打開飯盒都會容易吃一點,例如肉粒及菜心粒的雞蛋炒飯,他打開時完全不會覺得有水氣,就不會覺得食材黏在一起,增加其食慾。而且有些菜心粒、肉粒及雞蛋,其實營養也很平均了。又例如炆燒烏冬,找些椰菜或者菇類,再加一些肉片或者肉碎加在烏冬裡,加少許鹽和豉油,這樣來炆煮烏冬,其實已是一個頗很吃的炆烏冬。
孩子怎樣才算是有語言發展遲緩情況?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happy-mother-cute-baby-girl-studio-41484523
資料來源:言語治療師莫宜端
一般來說寶寶一出生開始便會發聲的,例如會用不同哭罵聲表達他們的訴求。到4至8個月便開始牙牙學語,這些都是屬於語言準備期的一部分來。其實小朋友有一個言語發展的階梯,由他們剛剛學習單字,到慢慢開始有組織地說故事。
9個月至1歲的寶寶,一般他們會開始發出第一個有意思的單字,例如說「爸」、「媽」或「波波」這樣。到1歲至2歲的寶寶,他們理解和表達詞彙的數量會大大增加,多到他們將一個一個的單詞慢慢組合起來變為兩個字的詞,例如「媽媽飲」及「吃包包」等組合便會出現。
到2至3歲的小朋友,一般他們說的句子也會愈來愈多,可以表達不同的需要。例如他們喜歡在雙詞語之上再加上一個詞彙,變成三詞語的組合,例如說「爸爸吃包」及「我要奶奶」等。有些小朋友會開始使用形容詞,例如說「妹妹吃大蘋果」。
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image-photo/happy-little-asian-girl-talking-on-448337638
小朋友一般到3歲半後便會認識更多不同的句子,也開始使用連接詞,一直到5歲他們慢慢懂得將不同句子組合一起,也用上更多連接詞,開始有條理地敍述一件事,也就是所謂的說故事。
其實幼兒的語言發展每個人也略有不同,但是經過實證研究,我們也有些重要的參考指標,可以看看小朋友是否有可能有言語遲緩的情況。
第一,2歲時也沒有任何詞彙
第二,就是到3歲也沒有句子出現
第三,3歲之後說話模糊不清令人難以理解
如果孩子愈大愈不說話,如果遇到這種情況,家長便要找專業人士評估以及早訓練。